首页 > 业务与能力 > 研发能力

中铝材料院一项航空材料残余应力表征技术和装备成果被评价为国际先进水平

来源: 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时间: 2024-06-13

近日,由中铝材料应用研究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切缝翘曲法航空铝合金板材全厚度残余应力工业化定量表征技术及装备》顺利通过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果评价。评价组一致认为,该技术和装备解决了国产航空铝合金中厚板内部残余应力分布工业化定量检测的难题;研制的“切槽翘曲法”薄板内部残余应力测试设备,实现了国产航空铝合金薄板内部残余应力分布工业化定量检测,填补了薄板全厚度工业化定量表征领域空白,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内部残余应力导致的加工变形是困扰航空铝材产业化应用的一个世界“难题”。内部残余应力的高可靠快速低成本测试,是国产航空铝材加工变形有效调控的关键。中铝材料院提出的“切缝翘曲法”板材全厚度残余应力工业化定量表征方法,通过垂直板材表面切割缝隙去除材料,逐层打破残余应力在板材厚度上的平衡,基于释放应力与板材未切割部分刚度、弹性模量和翘曲量的关系,获得板材从表面到心部残余应力分布。基于该理论,自主研制了“切缝翘曲法”厚板内部残余应力测试设备,与波音、空客等航空企业采用的层削法测试技术相比,测量效率提高1倍以上,测试结果重复性提高近1个数量级,解决了国产航空铝合金中厚板内部残余应力分布工业化定量检测的难题;研制的“切槽翘曲法”薄板内部残余应力测试设备,实现了国产航空铝合金薄板内部残余应力分布工业化定量检测,填补了薄板全厚度工业化定量表征领域空白。

该成果已为相关企业生产7050等航空厚板,2024等航空薄板,以及其他大飞机关键型材残余应力提供了长期跟踪测试,指导并优化了生产工艺参量,产品加工变形合格率得到显著提升。该项目成果取得PCT国际专利(加拿大)和多项国家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切缝翘曲法”测试技术,入选质量监管总局首批产业计量成果库成果。

集团首页|联系我们|企业简介|招聘信息

版权所有 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 京ICP备16034488号-1 京公网安备11040102700155

地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海淀区西直门北大街62号